我们常说一句话,名利、地位、财富,皆为身外物。然而,视物为身外的东西,讲是好讲,做是难做了。
古人说是,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把天下之人,一生匆匆,岁月茫茫,皆为利来利往,初看似觉偏见,细品颇亦有理。利者,物也。人赖物以生存,得物以生活、享乐。故而,人必须求物。大至国家要脱贫、小康、富民、强国;小到家庭要衣食住行、柴米油盐酱醋茶,说白一点,都在求物。人类社会,芸芸众生,熙熙攘攘,都为求物忙碌。人说三百六十行,其实,发展到今,岂止三百六十行。每行都有人求,你求于我,我求于你,皆求有物为我所有。有求必须付出,出力出智,贡献于人。此所谓,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也。

求物必须合法、重道,择善,有度。所求之物,在合法规范中,求而得之者为正得;在仁义道德中,求而得之者为善得;在择机巧行中,求而得之者为智得;在力所适度中,求而得之者为应得。所得之物应该有度,够用则馨,能用则灵。过度则为身外物,超得为物所役,多而无益于身,无利于人。心足自然有度,心贪永远无度。

古人留有句笑语道:“有了百钱想千钱,有了千钱想万钱,有了万钱想做官,做了官后想皇位,登上皇位想成仙”。有位拥有亿万家财的富翁,悟出了此道,说:看我广厦千间,财亿万,其实,也是日求三餐饱,夜睡三尺床而已。这才是懂得人求有度,够用则足,这才是物为我用了。否则,过度贪求,超出自用,那真是我为物役了。试看今日窃位贪官,奸滑厂商,黑道匪人,设计谋人于密室,篡夺权位于掌中,贪求钱财于黑途,一时得逞,以为荣光一世,到头身败名裂,沦为终身遗笑。此等人物,岂能悟得此理。所以,我辈虽是凡人,也应以此为戒,当以自求为道,自足为乐,应持物为我用,切忌我为物役。

李天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