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春节回老家过年,趁空隙与夫人再次去了小时候常去的地方——兴善寺游玩。

兴善寺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西南首,其地界与海盐县齐家桥隔河相望,两地相距约三千米。此地历来都是两地百姓欢度春节、购买商品的必去之处,也是两地人文交流、宗教信仰之地,更是商品交易、物资流通的必经场所。

   从记事时起,每年春节初一,常跟着大人们往返兴善寺、齐家桥两头游玩,这一去一来整整十个年头。参加工作后,也常常抽出时间去转转看看。

兴善寺,是我充满向往而心之所系的地方。她不仅仅是一家寺庙、一条老街,也不仅仅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古朴村落,而是一个国家级的传统村落,她有着江南水乡的风韵静美,有着古老村落的人文荟萃,更有着现代村庄的文明典雅。一直以来,她始终保持着老街老寺古朴的风貌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兴善寺文化正在被不断挖掘开发,修缮一新的老街老寺让人眼前一亮,耳目一新,作为旅游景点更让人有一种依依不舍、留连忘返的感觉。 

说起兴善寺,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。据史料记载:兴善寺是江南早期佛教寺院之一,建于南北朝时期,地处嘉兴和海盐两县交界处,远离城市,是名士文人游览、读书、咏诗的地方,这里先后有李日华、钱芹、沈思孝、叶绍袁、彭孙贻等文化名士,为兴善寺写过诗作过词,尤其是叶绍袁来了之后,把她写进了他的《甲行日注》。那时的兴善寺香火兴旺,百姓附居寺周,形成市集;辛亥革命后,成为一方旺集。集镇市街开满了日用品零售商店,鱼行、肉铺、南货店、豆腐店等,茶馆、酒店就有十几家,每天清晨,四方农民挤满市街,一派繁荣景象。镇上还办有蚕种场、学校,驻有保安团,有绍兴快班每日往返于绍兴、嘉兴等地。明清时期,当地的商贸集市达到了鼎盛。抗战爆发后,集镇逐渐衰落……如今,虽然店面没有那么多了,很多建筑也明显老了,但经当地村民的保护开发,兴善寺古风犹存,新貌凸现,沿街有关帝庙、香花桥等市级文保店,还有柏家民居石库门、百年茶馆、香华桥等多处历史人文资源。 

兴善寺自然村,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,在“破四旧、立四新”的年代里,能保护得如此完好,那真是奇迹!现在当地政府及村民委,正利用这一古村部落的这个优势,进行了较好地保护、维修、改造和开发。2019年当地村民委——新民村,确立了以“千年兴善,至美新民”为主题,以“一街两片三园十点”为空间结构框架,立足古寺老街,规划宗庙遗风,全方位展现村落特有的历史底蕴和乡土风情。继入选省级文化传统村落后,2019年7月,新民村依靠兴善寺古老村落的优势,又成功地登上了第五批中国传统名录,成为南湖区首个入围这一“国字号”榜单的传统村落。紧随其后,当地村民委以这块风华宝地为依托,以入围国家级传统村落为契机,牢牢把握发展方向,在保护开发中,建立特色鲜明的古村落景区。2021年被浙江省选入了三A级景区村庄。随着景区村庄建设的深入推进,兴善寺及整个村的环境面貌越来越好,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游玩、考察,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发展。昔日的传统村落又焕发了光彩。

兴善寺不仅保持着原有的韵味,更添加了现代的气息。我站在兴善寺的一角,扫视整个村落,兴善寺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尽收眼底,让我久久不能忘怀,相信兴善寺的明天会更美好。

金松林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