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一张嘴,一要吃饭,二要通气,三要说话。今不讲每日三餐的吃饭,分秒通气的呼吸,只讲时刻张口的说话。人走到这世界上,从会说话时开始,每日每时常在和人说话。愚想,由话及文,用文表达,也是书面说话而已。

话从口中出,源由心底生。好心的说好话,说真话;坏心的说坏话,说假话;心虚的说骗话,说鬼话,如此等等。所以,古有听话,“欲知他人心中事,且听他人口中言”。同时告诫说话,“逢人宜说三分话,不可全抛一片心。”我们平凡之人,年老之辈,在日常生活中,当然不必太拘泥这些,说今论古,国是家事,家长里短,尽可尽情说话,不过心地要善,所谓心地善一点,说话有分寸,话到好处人人乐,语能真心人人敬。既然说话是心声的流露,话出即心声。听其言,可以察其意,知其心。相互交谈,彼此心声相露,心真情愈真。话不在多,真心祝福语,一声就能暖人心田;诚意交流话,几句就能增添情感;无心伤人话,一句就能拒人千里;有意气人话,几声就能遭人怨恶。所以,善于说话者,必须善于己心。君子坦荡荡,自然吐真言。尊人先律己。己善人亦善。

《论语·学而》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这正好成为“自省”说话启示。效而行之。

李天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