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杭州湾钱塘江畔秦山核电基地旁,有一座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有氧健身的公园,它有600多平方米的草坪,这就是海盐观海园景点。这里绿树成荫,鲜花常开,面朝大海,景色宜人,是人们驻足休闲和运动锻炼的好场所,也是海盐空竹舞龙队晨练的活动基地。抖空竹舞龙队于2005年建立,至今已有十七年时间,十七年来,每天早晨在这里聚集着一群喜欢晨练的空竹舞龙的人们,他们抖空竹舞龙,成为海盐海岸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。

抖空竹起源于我国,流行于北京一带。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一书中对抖空竹曾有详尽记载。明定陵亦有出土文物为证。2006年5月20日,由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。它是一项靠四肢配合并集健身、技巧、表演于一体的健身运动,更是一项有益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健身活动,尤其对老年人手、眼、腿、腰、臂、脑的灵活性都有好处。

最近在抖空竹的基础上又创建了彩带健身龙,它将空竹与舞龙相结合,千变万花,令人眼花缭乱。这样一项愉悦心情、陶冶情操、强健体魄的运动,吸引了一批体育爱好者。
如今的海盐观海园热闹非凡,每天早晨,空竹舞龙队的队员们,都会熟练地操纵着手中的空竹与彩带,比划着各种姿势,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,传出”嗡嗡”的响声,有的双手紧握杆绳用力抖动空竹,使其急速旋转,时上时下、时左时右,变换着各种花样;有的在不同距离就地抖动空竹,相互连续抛掷,精准对接。在抖动空竹时,彩龙随之腾空起舞,动作非常优美,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他们优美的舞姿吸引了不少前来观赏的晨练者与游人,不时听到阵阵掌声与喝彩声。

全队成员在于新生教练的执教和其他师傅的帮助下,学会了空竹舞龙中的部分项目和技巧。慕名而来的爱好者也逐渐增多,队伍不断扩大,目前,全队已有50多人。先后多次受县老年体协的指派,参加市、县举办的展示表演和交流活动,获得了市、县体协的好评。
海盐的空竹舞龙,始于2005年,当时,由秦山核电分会的胡超善、宁春明、胡秉山等人,相约在县城的观海园学练抖空竹舞龙的,起初由于没有任何基础,只能从书本上找一些资料,边看边学,但效果不佳。后来,他们采取了走出去、请进来的学习方法进行学练,宁春明师傅还专门赴海南拜师,胡超善、胡秉山等几位师傅专门拜访请教了相关专业人员,经过一年多的拜师和走访,学到了知识,学会了技巧,从此,在他们的带领和影响下,抖空竹舞龙的项目和技巧在不断地增多和提升。

抖空竹舞龙活动的开展,给老年人带来了健康和欢乐。今年71岁的黄根仙老人,多年前常被颈椎病和腰椎病困扰,后听了朋友的建议,参加了空竹舞龙队,决定用抖空竹舞龙的方法来试一下治病。说学就学,自2015年3月以来,她坚持每天到观海园,向空竹舞龙爱好者请教基础技艺,自己查阅相关资料、查看网上视频,尽管练好一个动作往往需要二至三个月,但她乐此不疲,勤奋不已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如今,她不仅学会了小空竹、大空竹呼啦圈,还熟练地掌握了海底捞月等难度较大的动作。自从学练抖空竹后,她的颈椎病和腰椎病竟然不治而愈了,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。像黄根仙老人通过这样的方法治好颈椎病和腰椎病的队里还有不少。
抖空竹舞龙不仅能健康治病,还能给人带来欢乐。今年75岁的丁金申和队长助理王道强两位师傅,自从参加抖空竹舞龙后精神抖擞,他们研究规律,归纳要领,现在已基本上掌握了所有抖空竹舞龙的技巧,或抛或甩或拉,或放或收或拧,动作敏捷,掌控自如,尤其是空中舞龙,整条龙随着空竹在空中舞动,轻盈飘逸,令人赏心悦目。新手朱勤芬平时也不多语,自参加抖空竹舞后,时间虽不长,人却换了面貌,整天喜笑颜开,谈笑风生。苦练技艺已成为新手中的佼佼者。现在全队成员,每天早晨都心情愉悦来晨练,晨练结束后,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愉快回家。

队长徐张华说:抖空竹舞龙,灵动巧妙,变化无穷。调动了人的全身运动,又增加了协调性,抖出了健康,舞出了欢乐,深受老年朋友的喜爱。今后,要发扬光大,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的健康和欢乐。
这真是空竹抖动当空舞,健康欢快乐融融。
(机关一分会 金松林)